深圳经济特区
广东省深圳市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深圳市特区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
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2000年开始施行的立法法,继续保留了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同时还授予经济特区所在市以较大市立法权。随着深圳经济的迅猛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被誉为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浦东新区
1990年4月18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市浦东新区。
浦东新区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开始奇迹般地崛起,带动了全上海以及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由此成为新上海的象征,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
2005年6月,国务院办公会议批准浦东新区为中国大陆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又批准撤销上海市南汇区,整体并入浦东新区,使浦东新区面积增加一倍。上海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雄安新区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安区设立的国家级新区。
雄安新区位属中国河北省,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设立雄安新区, 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中国的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40年来,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互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并为优化全球治理注入动力。